“今天又是好天气。”我走到阳台,阳光洒在窗台上,一片暖洋洋的。城里的生活已经成了我习惯的一部分。每天清晨,我会先到菜市场去,买上最新鲜的蔬菜水果。对我来说,看着孙子和儿子一家吃得满意,就是最大幸福。
我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,住在这座城市已经有八年了,基本没怎么回老家。说起来也是缘分,当时他们刚添了孩子,两个年轻人工作忙,没法照顾,我自告奋勇地来帮忙。本以为是暂时的事,却一呆就是几年。
每天我负责给小鑫准备早餐,看着他慵懒地起床,总是拖拖拉拉,但一看到上学要迟到,便疯也似的跑下楼去。
有一天,正在厨房煮粥,电话响了,是老家的邻居阿姨,问我什么时候回去,大家伙都挺想念的。我苦笑道:“这不,又一晃好几年,再等等吧。”
那天晚上吃完饭,我们围坐在客厅,我摘下眼镜,假装漫不经心地问:“你们想过以后是什么样吗?”
没人接腔,一时间只有电视机里传出的男主持人声在响。我心里隐隐有些不安,瞄了瞄他俩的脸色。
近来,脚步也不似以前轻快,腰总有些酸痛,小鑫的劲头却愈发难追。他一天天长大,我既安慰又感慨。不过,心里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。
他们面面相觑,许久无人开口,最后儿子才鼓起勇气:“其实家里事情也不多,您不用太担心。”
这是他委婉提出让我回乡养老,我心一沉,脸上仍旧挂着笑意:“当年你爸去得早,我是想多帮衬帮衬你们的。”
我笑着拍拍他的头:“要不然你多看看书,不许贪玩。”小鑫撅着嘴,显然是不太高兴的。我摸了摸他的头,心里安慰自己,这世界上永远不变的是变化。
那几天我总有些出神,看着日出日落,想着这些时光都是如此匆匆流过。记得最初来时,他们夫妻还有些不成熟,吵吵闹闹一时少不了。我常常是他们的“和事佬”,如今,我也该“退休”了。常来帮我带菜的邻居和我闲聊,话中带着羡慕,却也有些淡淡的怜悯。日子过得飞快,该来的总会来。我拖过身边的小木椅坐下,享受这阳光的慷慨馈赠。
“您什么时候走?”这几天儿媳每次和我单独相处,总是会提出这样的问题。我心头一紧,笑着道:“就这两天吧,我还没想好。”
“小孩儿家家的调皮样子。”她无奈笑着推推小鑫,“来,去收拾下今天玩过的玩具。”
时光总在一些话说完以后静止,我感慨地看着忙碌的母亲,心里柔和起来。桌上的闹钟“滴答”地走着,每一天就这样被毫无浪费地使用着。
家里的气氛微妙,从他们的对话中,我似乎察觉到,他们也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间。我所能留下的只是一个不拂居留的自觉退场,和那份不曾间断的关爱。
在这座城市住了这么久,我也很想念乡下的人和事。看来,该走的终于还是要走。”
心里五味俱杂,但面上挂着微笑,我感谢他们这些年来的照顾和相伴,而我珍惜的,是他们一家子生活得好。想到这,我不禁望向窗外,那车水马龙,正是我曾经的生活。
在一个阳光洒满房间的早晨,我开始收拾行李。虽然不是第一次离开,但心里还是有一丝不舍。正当我弯腰整理那些琐碎物件时,儿媳走了进来,脸上带着犹豫。
我愣了一下,看了看床头的旧柜子,上面花纹已模糊不清。这是早先从老家带来的,一直没舍得扔。
当我和陈梅一起把柜子搬到车边时,邻居王阿姨凑过来打招呼。她搬起椅子坐在大门旁,似是只想偷得半日闲,而实际上,她的一双眼睛却机警地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。
“哎,你这是要走了啊?这搬走的柜子还留着点城里的味儿呢。”她晃晃脑袋,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。
我笑笑不语,只专心于手上的事。王阿姨笑眯眯地摇烦着纸扇,仿佛道:“随您怎么说。”
目送着车子缓缓驶出小区,我心里五味杂陈。离开这熟悉的城市,告别那熟悉的身影,像是摘掉了一幅保护我多年的外壳。
行车途中,我靠在座椅上,想着曾经在这座城市和小鑫度过的时光,脑海像放映机一样闪过不同画面。清晨拥挤的地铁,晚上灯火通明的街道,每样事物都曾温暖过我,尤其是小鑫那欢快的笑声。
车子驶过一片田野,我从窗边看到金灿灿的稻谷,阳光下如同翻滚的海浪。这景象引起我心中的一阵感慨,令我再一次回过头去,看那小柜子安稳放在行李箱中,突然,我的心微微一震。
车子过了几个坑洞,地面不平的震颤让我不由自主地打开柜子。意外的是,里面不仅仅是几件旧衣物,还有一些陈旧的照片和一封信。照片是小鑫小时候的,胖乎乎的脸蛋,天真地笑着,只是信封上写满了陌生的字迹。
夜幕逐渐降临,我坐在车内,试图让那灯光刺透我内心的疑云。信中透露的玄机让我心头发紧——原来这对年轻夫妇并不是一直如表面那般和谐。照片和信件的是非背后藏着他们生活的细节、微妙情感,以及那些纠结的情愫。
这些发现令我几多困惑,毕竟我的存在本是为了维持家庭的和睦,儿子和儿媳也未曾在我面前提及过什么问题。可现在这些信中的字里行间,却透露出两人曾有过的误会和隔阂。
“这些年,真的辛苦你了。”我低声自言自语。长久以来,我以为自己只是帮助他们分担生活,没想到内里的复杂程度远超我的想象。我仿佛看到儿媳一个人在厨房里落寞地忙碌,儿子在公司楼下的长椅上,深夜还在工作邮件中疲惫应对。
“他们都很爱孩子,但就像落满灰的小柜子,被时间一点一点掩盖。”我叹息道,放下了手中的信。
汽车灯光打破了这份悄然,兀自前行。虽然夜色笼罩着即将到达的故乡,可这次离去,却换给我更多的思索与晶莹剔透般的缺憾。
远处月亮在黑沉沉的夜空中悬挂,我知道,这是时候让我选择相信时间能将一切误解化解,并在柔情中再度聚首。
回到老家后,生活却是不太习惯。这老宅子早就锈蚀了很多地方,墙角的蛛网,各种细碎的东西需要处理。尽管环境有些破旧,倒也是另有一番韵味。老友三五个见我归来,天天叫去喝茶谈天,聊聊家长里短。在这个小村子,日子闲适了许多,却总有些牵挂。
某天,我在门口用扫帚扫地,突然一只信鸽飞来,落在我面前,原来是从城里送来的信。我小心翼翼地将信展开,细细读着。信中是儿媳的笔迹,说儿子总叨念我,意识到这些年来我为家里的付出。她还提到小鑫怎么总是问起我,说奶奶走的时候是不是坐的飞机,让我忍不住笑泪交加。
邻居们总是趁晚饭后来串串门,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来我家,辛酸苦辣一并展露。
“可不是嘛,不过乡下多自在。”我点头表示赞同。虽然在这宁静的小村,心中却时常想起孩子们。
夜色沉沉,房间内只亮着一盏台灯,信纸上的文字被灯光照亮,那些曾经看不透的矛盾与误会,在这份简单中被渐渐理解。信中说,儿子计划带陈梅、小鑫一同回来。我心里虽欢喜,但更多是期待。
几周后,他们果真来了。车子驶到村口时,我早已站在门前等他们。小鑫第一个跳出车,一头扑进我的怀里,紧紧地抱着不放。我摸着他的小脑袋,心里那份久违的温暖立刻涌上来。
那天晚上,家里热闹非凡。饭后,围着桌子喝茶,儿子突然换了副认真语气:“妈,这几年真是辛苦您了,我会多陪陪您,没能常在身边,您别怪我。”
他的话撩动着我的心弦,我轻轻一笑,接过陈梅递来的热茶:“没事,有这个心就行。”
这是母子间的主题,在一泡又一泡的茶水中升腾,弥漫着一种难以形容的质朴情感。
“奶奶,以后你再给我讲城里的故事好吗?”小鑫拉着我的手,奶声奶气地说道。
“好,讲给你听。”我摸摸他的脸,爱怜地看着那稚嫩的脸庞。我曾以为繁华是生活的一切,如今才发现,只要心中有爱,哪哪都是温暖的归宿。
一切都在不断演变,过去的事如同那纸上的灯影,是生活给予的最美好的馈赠。而我,却乐于抬头仰望这满天星光,心里想着,未来的光景又会是怎样?